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励志文章 > 总觉得自己做事很被动?三个方法,让你变得一个积极主动的人

总觉得自己做事很被动?三个方法,让你变得一个积极主动的人

时间:2020-10-20 10:54:00点击:

你是一个被动的人,还是一个主动的人呢?

不管是谈恋爱,追求心仪的对象,还是追逐目标,获得想要的结果,你是需要别人推你一下,才会走出一步,还是不用别人催促,就能够持续行动?

很多人认为,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谁都会积极主动啊,只有在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,才动也不想动。这当然有道理。

但是,所谓的“努力”,就是脱离自己的舒适区,强迫自己做一些短期内让自己不舒服,却在长期看来会有好处的事情。

而很多时候,我们需要努力的事情,往往不一定都是我们喜欢的。如果我们缺乏“积极主动”的态度,到头来可能就会什么都干不成。

研究表明,积极主动的人,能比那些只会做出被动反应的人,在一生中取得成功的平均几率高出50倍。

换言之,让自己习得这种“积极主动”的特质,我们才能提高通往目标的成功率。



从被动到主动的决定性因素

我们不可能对什么事情,都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。

因为积极需要耗费我们更多的脑力和精力,而且不一定有效果。为了保存能量,我们一般都会倾向于被动回应,就是用最小的能量,获得最大化的享乐。

但是这种“人类本能”,用在“努力追逐自己的目标”这些事情上时,彼此就会产生冲突。这时,我们就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,让自己从被动回应到主动响应了。

一般来说,想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人,你需要具备四种决定性因素:

1,清晰的自我意识:

对未来没有想法,我们很容易原地踏步,什么都不想做。

然而,当你对于未来有一个清晰的想法,意识到自己想要什么,需要什么,一定去要什么,你自然就能够构建出积极的心理倾向。

2,追逐目标的野心:

一个没有野心的人,是很难让自己行动起来了。因为很多事物,在他看来是可有可无,追不追求都没所谓,这样就很难有动力让自己变得更主动。

好比说,你看到一个漂亮的女生,如果你对她有强烈追求的野心,你肯定恨不得自己马上拿到对方的联系方式,构建进一步的关系。但如果你没有这种野心,错过就错过了,无所谓。

3,你的使命感:

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,都是背负着某种“责任”的,这就是你的使命感。有些父母为了带给孩子更好地而努力拼搏,这就是他们的使命感。否则,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工作呢?

同样,如果你觉得实现某个目标,对你来说是一种人生的责任,带着这种使命感,你自然就会选择积极的做法,而不会被动等待运气降临。

4,自我掌控:

积极主动,就是要完全掌控自己的思想、情感和信念,还要掌控你的意志力,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,就让自己轻易放弃。

积极主动是始于你有清晰的愿景,伴随野心发展而来,然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,最终形成自我掌控的习惯。

你可以想一想,对于这四点,哪些地方你做得不好,又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的呢?

对照自己的情况,找出问题所在,然后做出改变。

怎么做呢?

培养让自己行动起来的主动思维

很多人之所以无法主动起来,是因为他们处理的事情无法解决或者很难解决,于是索性就什么都不做了。

例如即便让你看到一个漂亮的女生,你很想积极主动跟别人搭讪,但又不知道怎么做,贸然上去搭讪,可能别人压根不会理会你,既然如此,为什么还要去主动搭讪,让自己丢脸呢?

但问题是,对方愿不愿意搭理你,跟你想不想主动,其实是没有直接关系的。当你认为对方不会理会你,而你依然坚持主动过去搭话,这种主动,才算是真正的主动。

正如你不知道自己的努力,会不会给自己带来一个好结果的情况下,依然坚持走出舒适区,努力朝着目标迈进,这才是我们应该要培养的“主动思维”。

一个具有主动思维的人,他们会聚焦于问题可以被解决的地方,而不是那些自己无法掌控的地方。

当你遇到问题时,如果一开始聚焦去思考:“我当下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”,那么这种“思维模式”,就会构建出让你更为主动的心理倾向。

“主动思维”,意味着你把行动的选择权交给了自己,而不是外界。

所以,不管女生愿不愿意搭理你,你能不能获得好的结果,只要你想认识对方,你就会主动出击,从能够行动的地方入手,直到真正的结果呈现在你眼前。

这是一种“条件反射”般的思维方式。例如你看到房间脏了,一个具有主动思维的人,就会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,怎么做才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。

也就是说,当你开始行动之前,与其盯着结果看,倒不如先思考自己当下能够被解决的问题:

  • 口才不好,想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,让自己能够上台进行演讲,但又不知道能不能做到?倒不如想想,如何在平时日常生活的社交场合中,改善自己的说话技巧。
  • 很想将来出来创业,发展自己的事业,但又不知道怎么做?倒不如先看看相关的创业书籍,积累创业方面的知识。
  • 感觉自己每天的时间不够用,又不知道如何安排时间?倒不如先去学习时间的管理方法,慢慢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井井有条。

这些都是跟你息息相关,需要你立刻主动解决的问题。

这说明一个道理,想让自己变得主动起来,那么不管做什么事情,尽量减少做事可能会遇到的阻力,只有这样我们就会更容易行动起来,去完成这件事。

如果你能够在开始行动之前,清楚知道接下来事情的每一步要怎么做,你就很难因为思前想后而让自己一直拖延下去了。

即便是刷抖音,如果实现的方式不是这么容易,而是先开启电脑,再登陆网站,最后输入密码,从自己的账号页面进入浏览界面,你认为你愿意主动去刷吗?

肯定不会,因为这样做就有了阻力了。

所以,不管你做什么事,最好在开始之前,就减少行动的阻力。而一个减少阻力的常用方法,就是思考哪些是当下能够被解决的问题。

做到这些事,并不是很难,当你上手之后,就可以顺着这种行为态势持续做下去了。



通过培养习惯,让自己建立主动的行为模式

想要让自己永远成为一个具备“主动思维”的人,你就需要养成主动行动的习惯。

我们从那些小而容易的事情做起,以此慢慢养成坚持主动做事的习惯。想要提高自己的主观能动性,千万不要一下子给自己做很多很大的事情,而且先让自己做一些很小很简单的事,以此养成习惯。

由于这些很小很简单的事情,做起来并没有什么困难,所以很容易让我们坚持下去,但我们坚持一段时间后,做这件事的这个行为,自然就会变成我们的习惯了。

那么之后,我们就可以以此为基点,逐步提升自己的自控力。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。而这个过程,只要持续三周,就能够固定下来。

在开始给自己种植一个新习惯之前,首先要记住三个训练原则:

第一,由简入难;

第二,循序渐进;

第三,反馈明确。

你需要把这件事拆分为一个个简单的任务,以此入手,今天做一个,明天做一个,后天做一个,循序渐进逐个击破,然后每完成一个任务,你都会有一个明确的反馈。

只要这个流程没有差错,那么三个星期之后,你就能够把这件事变成你行动体系的其中一个习惯了。

那怎么开始着手行动呢?



有一个培养习惯的法则,叫“15分钟效率法则”。这个法则是指,强迫自己在工作开始的初期专注15分钟,通过这15分钟让自己完全进入状态。

一旦进入工作状态,接下来我们做的事情,就会存在“势能”,让我们一直做下去了。

具体执行步骤是:

(1)确定一件自己必须要做的事情;

(2)关掉或切断所有干扰源,必须确保在15分钟内不受到任何干扰;

(3)通过一个简单的任务开始做起来;

(4)在15分钟内,尽量把注意力聚焦在手头上的工作,如有分心,立刻提醒自己拉回来;

(5)15分钟之后,如果实在坚持不住,那就放弃或者做其他事情。

这像不像你在玩游戏、看电视剧时的状态?

在玩游戏时,你肯定会在游戏里遇到一个又一个的挑战,而这些挑战通常都是由易到难的。

当你从一个简单的任务开始做起时,由于容易入手,你很快就会获得了一个即时反馈,好比刚开始不懂得怎么操作,然后你学会了操作的技巧,在这种积极反馈的引领下,你就很容易陷入其中。

这样玩了三到五天之后,你自然就看到自己的一些改变。

同样,你在培养主动习惯的时候,也可以运用这一机制。把要做的事情,切分为几个15分钟的小任务,每天完成两到三个,由易到难,你很容易坚持的。

这样持续三个星期之后,你做事主动的习惯,就会被你培养出来了。这时,你不用怎么花费精气神,你也会控制自己主动去做好这个任务。而这,就是习惯的力量了。

想让自己从被动变成主动,你就需要给自己这样去培养习惯,让自己做什么事,都有一种主动的冲动心理习惯。

久而久之,不管你遇到什么问题,都会以“主动思维”去做事了。